工作动态

教研工作
科研工作

院内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内新闻

【美育浸润行动】教科研持续深化浸润行动,多样态实践赋能美育发展——贵州基础艺术教育之美系列展示(六)

2025/4/4 王佳莉、韦奕舟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途径,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在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的指导下,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以教科研工作为抓手,联动贵州省各市(州)共谱美育新乐章。


国家多政策引领,绘就育人新蓝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对新时代学校美育作出全面统筹部署。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更是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的阶段性目标;为贯彻落实《通知》中提出的“美育浸润学生”“美育浸润教师”“美育浸润学校”三个层面的任务,贵州省教科院积极响应国家部署,要求教研工作运行中要紧扣“五育”并举,围绕突出德育实效、增强美育熏陶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内容、策略、方法、机制研究,落实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


省级教科研统筹,探索美育新实践

在贵州省教育厅的领导下,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立足自身职能定位,以教科研统筹规划、多方联动,进一步深化美育浸润行动,推动“美育浸润学生”“美育浸润教师”“美育浸润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将美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让艺术真正浸润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贵阳市在省教科院的指导下率先开展“以美育人、以人化人”的教师专业技能展示活动,通过专业展演、教学交流等形式推动音乐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尝试美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新路径,为提升美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贵阳市的成功探索下,贵州省其他市(州)纷纷聚焦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最终全省27名优秀教师登上贵州省教师专业技能展演舞台,老师们在实践中精进专业技能,在展示中深化美育理念,在欣赏中滋养审美情操。

“这次活动对我触动很大,如果日常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练习专业,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影响在课堂上的精准示范,学生对于‘美’的体验也会打折。”一位参与展示的老师这样说道。

“在和老师们的交流中发现,美育浸润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以音乐为媒介,滋养心灵、塑造品格的生命教育,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夯实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感谢省教科院为我们搭建这样的学习平台。”一位观摩专业技能展演的老师说道。

教师的专业学识、美育意识、美育素养是持续推进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着力点,省教育科学院以教科研统筹发力,搭建多类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以丰富的教研方式优化美育教师培训,激励广大美育教师深耕专业、锤炼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各市(州)特色赋能,注入浸润新动力

在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的统筹规划下,各市(州)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谱写各具特色的美育新篇章。

黔东南市创新开发的“苗族古歌杯子舞”,将节奏与苗族古歌巧妙融合,让学生在敲击杯子的过程中感受节奏之美;铜仁市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江傩文化融入全学段课程,让学生在学唱傩戏经典片段、制作傩面具等艺术实践中感受文化之美;毕节市分层推进“小乐器进课堂——口风琴推广计划”,让学生在乐器的学习与演奏中感受韵律之美;遵义市联动社会资源落地“吉他文化进校园”,让学生在吉他艺术中感受和声之美;六盘水市将课桌舞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团结之美。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美育浸润行动,以教科研为统筹支撑、持续搭建美育发展平台,整合多方优质资源,赋能特色美育不断深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艺术的浸润中奏响属于自己的成长乐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