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科研工作
2024/7/4
田旭敏
2024年6月27至28日,为进一步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和转化,由省教科院主办,毕节市教科所承办的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第二轮普及性培育毕节市培训会圆满举行。毕节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奖团队、各县(市、区)教研室主任和教师代表、市直学校教科室负责人、市教科所全体教研员共20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毕节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立所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鼓励学员认真学习的讲话。省教科院田仁刚老师结合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案例,深入剖析了申报书文本中成果简介撰写与教学实践业绩之间的专业支撑关系,特别强调了成果概要是文本撰写的核心,主要承担着对成果内容开宗明义的解释作用。在此基础上,成果具体突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才有机会进一步展现具体的创新意义。回顾多年来一线教师反复出现的成果表达问题,概要文本模棱两可、漫无边界的撰写问题必须要加以有效规避。不然,经过实践检验的成果业绩,很有可能就是一堆散沙,自我感觉虽好,却无法通过有序、清晰、严谨、准确、聚焦的专业表达视角传播其意义。同时,应当谨记概要文本并不是简单的作文创作,只有结合对应的专业化业绩,彼此组成良好的支撑关系,方能初见教学成果的质量本色。
会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邹洪涛教授、贵州师范学院张传军教授、贵州财经大学蒋馨岚教授,逐一听取毕节市20项培育成果的汇报,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展开现场分析、讲解和指导,并进一步提出了成果培育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一、申报材料要主次分明,不能重成果报告轻评审书,要明确不同板块侧重点,关注字数要求,高度凝练。二、佐证材料要有价值,与成果主要问题指向一致,体现专业价值性和成果相关性,同时包含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佐证材料。三、标题凝练要高度概括,限定研究主体、主题,凸显成果灵魂、特色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四、问题要精准聚焦,明确问题是否真实存在,解决问题过程要分阶段。五、成果主要内容要厘清逻辑关系,与时俱进,基于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新概念;注重内容与标题的对应,突出重点。六、实践效果要全面,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等。
通过专家的悉心解说,各项目团队纷纷表示,将努力克服成果凝练过程中急于全面展现教育教学实践成就的既有心态,将努力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的具体成绩,进一步挖掘更加清晰的专业化表达,力图让每一个优秀的理念都能与扎实的专业化实践业绩形成紧密支撑,不仅在传统的经验交流中能传递教育的进步,也能让更加理性的优秀文本在教师间、学校间、区域性教育教学活动之间形成更好的成果交流基础。精益求精,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的突破,已经成为全体学员的共识。
本次培训,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高质量教学成果的专业化理念,深受学员好评;为毕节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转化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为毕节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专业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