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院内新闻
科研工作

教研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工作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成功举办2024年全省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培训活动

2024/7/25 杨 漪、卢永圣、余昌婷

凝心聚力共绘多彩教育“黔”景  携手共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贯彻落实好《贵州省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研工作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黔教督〔2023〕12号)精神,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于7月23日至25日在贵州师范学院开展了2024年全省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小学、初中)。此次培训分小学、初中两个会场进行,采取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全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主任、教研组长,共计500余人在线下会场参与了此次培训;3000人通过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门户网站虚拟教研室进行线上学习。

1.jpg

开幕式上,省教育科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左泉指出,近年来,贵州省教育科学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当前贵州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仍面临诸多挑战,还有诸多问题,必须明确方向、坚定信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能力。左泉强调,一要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等,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二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和教育家精神,引导和带动民族地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三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民族地区教学质量。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民族地区质量提升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要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民族地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与此同时,要结合贵州特色,推进民族地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以独特的教育资源,启智润心,发挥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四要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要高度重视全省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聚焦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培训、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五要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及管理,我们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民族地区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基教所所长张学杰在开幕式上表示,深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必由之路。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本次参研教师,是我省教育事业的实践者、推动者,更是民族地区教育繁荣的筑梦人,希望参研教师摒弃“夜郎自大”的心态,走好以学促做之路,摒弃“迟疑观望”的作态,走好奋斗不止之路,摒弃“急于求成”的姿态,走好踏实沉稳之路,讲政治、顾大局,客观看问题、想问题、解难题,以身作则,弘扬正能量,引导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分享科学的工作方法,营造团结协作、共谋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本次活动以专题讲座与交流研讨的方式进行,围绕高质量育人、课程改革、学科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培训。在专题讲座中,深化参研教师对高质量育人、新课程改革、教研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等的理解;在交流研讨中,答疑解惑、分享碰撞、共同交流、促思互鉴,共谋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小学会场

在《做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行动主义者》专题讲座中,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原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成尚荣从何为高质量发展、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如何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诠释教育家精神,让参研教师深刻领悟教育者的站位要高,要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改革教学;在《如何成功提炼教学成果》专题讲座中,中国教育报周刊、体育美育专刊主编汪瑞林从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导向、提炼和培育教学成果应坚守的四性及提炼教学成果要避开的“十忌”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培育与提炼教学成果,如何用科研力量助力民族地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在《创想育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的星河实践》专题讲座中,常州市星河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庄惠芬从共同愿景、课程场景、课程建构、素养导向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的星河实践,为参研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借鉴;在《守正与创新:教研团队发展的不竭动力》专题讲座中,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吴贤从在日常研修中提高效能、在继承发展中实现突破、在自我剖析中互促共进等方面,对守正创新是教研团队发展的不竭动力进行了具体阐释,为参研教师如何以教研促教学、促发展提供思考;南京市小营小学教学校长宋洁从校本研修的概念意义、国家背景、内涵特征、案例路径等方面,给参训者提供了研修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实践行动案例。

初中会场

常州市星河实验小学校长庄惠芬从共同愿景设定、课程环境打造、课程建构完善及素养导向培养四个方面详细简述了国家课程如何高质量落地实施;在《落实义务教育新课标的着力点》专题讲座中,中国教育报周刊、体育美育专刊主编、编审汪瑞林聚焦义务教育新课标,解析变化、理论与实践重点及课堂实施要点,为参研教师落实义务教育新课标指明方向,提供路径;在《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做一名未来型教育管理者》专题讲座中,陕西省西咸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执行校长侯晓田就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做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者作详细阐述,为参研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策略和实践路径参考。

在中小学组两场《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义务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嬗变与实践建构》专题讲座中,江苏省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总校长刘玮从知识到素养的教育改革、构建素养核心课程体系等方面深刻分析了义务教育课程建设的嬗变与实践建构,让参研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新课标、厘清课程标准的新变化;在《做真实有效的研究》中,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生发展与指导研究室副主任厉飒就什么是真研究、如何开展高效研究、如何确保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等方面,详细阐述科研的实践性和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为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拨开迷雾。

2.jpg

教育不仅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次培训不仅是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也是对贵州省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及管理能力提升新路径的共同探索,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也将更进一步系统谋划,多方联动,为全省民族地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拓宽发展渠道,搭建更多元的发展平台,激发更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积极助力营造民族地区学校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致力培养一批具有共同教育理想、较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推动贵州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能力提升助力,共绘多彩教育“黔”景。

培训学员感言

17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

黔东南州三穗县台烈镇寨头小学教师 张入月

我来自黔东南州三穗县的一所偏远乡村完小——寨头小学。学校的生源以寨头村的苗族孩童为主,三分之一的教师也以当地教师为主,这两天的学习让我对教研团队的建设有了清晰的构架。一是要做好顶层组织构架。学校领导层,骨干教师要做好引领带头作用。二是要聚焦时代教育理论要点,落实好新课标要求。三是做好现状分析,在对现状分析中深化研究的主题。四是要创新实践深耕耘,更新观念聚焦目标,不懈实践。回头去看,其实我们学校的“新”就藏在孕育它的土地上,乡村小学也可以在新理论中结合本土要素,乡土化特点来构建创新实践发展。我想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要积极做好组织带头作用,带着这些新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敢于创新,积极实践,我们也能抵达属于我们的高峰。


18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印山民族小学 廖艳芬

很幸运,在这个夏天,在爽爽的贵阳参加此次培训,为“教育教学管理”找路径、为新课程理念落地找“样本”。此次培训,让我们聆听教育改革最前沿的“时代声音”,看见新时代教育教学的理想图谱;这三天,6场培训研讨、答疑解惑,我们各自分享、共同交流、相互碰撞、用心借鉴,把各位导师们最真实、最丰富、最有思考和创意的办学实践经验心得汇集心底,时间虽短,却让我有了钻之弥坚的底气和驰而不息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学管理者,我也将在新挑战环抱中“探寻”,在新华章续写中“共生”,把优秀立为标杆,彰显引领力,引领广大教师专业成长,践行“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去带动、引领、辐射、携手更多的力量同行。


19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六盘水市钟山区保华镇保华小学 卢灵江

在贵州师范学院这几天的培训中,通过听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左泉院长的热情洋溢的讲话和我们来自江苏省的教育专家的讲座,我从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受益匪浅。课程是一所学校教育的核心,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们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只有真正的重视课程的研究和发展,学校的管理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学校的教师、学生才可能真正的得到成长和提升。我们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课程研究的重要性,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研究和改革中,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以课程研究和改革为中心,那么学校才有发展力,才会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20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威宁自治县第八小学 赵雷娜

工作十六载,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始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及班主任工作上。但很少站在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去审视教育教学中应该做哪些工作。此次培训,让我重新认识到:教育教学中的“兢兢业业”不应该只是关注学业水平、只是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应该只是完成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安排的工作,还应该向教育教学过程要思考、要探索机会、要科研准备。不应该仅仅有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的初心,还要有助力全面成长、个性发展,为国育才的决心。


21 - 640?wx_fmt=jpeg&from=appmsg.jpg锦屏四中 龙开喜

有幸参加贵州省教育科学院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班培训,深触到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和新样态,领略了名师管校治学风采,反思出自己育人生涯成长问题。我将以训为轴,在实践中深化再认识、再学习,践行于民族地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22 -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黔西南州册亨县第二中学 马作林

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理念的革新。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我相信,贵州省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3 -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凯里市第六中学 王霖

感谢贵州省教育科学院搭建的平台,让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全省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十几年的教育教学之路有收获,也有困惑,尤其是站在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十字路口,如身处迷雾,难辨方向,而本次培训为我在迷雾中打开了一扇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大门,各位专家学者如同前方的灯塔,为我的成长之路指引了方向。为期三天的学习,我在各位专家学者的指引下,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构建全新的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认知体系,让我在核心素养培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科研方法等方面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正如刘玮校长所说,“想,只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我会把本次培训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让理论的种子落地开花。


24 -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24 -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麻江县坝芒中学 刘祥华

做一名未来型教育管理者,需立足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次培训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方向,也为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体而言,我将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并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以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23-2031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0900号-1